360体育直播

东体:足协没有请亚洲籍教练的准备;前期报名者不太入法眼

发布时间:2025.09.10

9月10日,记者赵睿于《东方体育日报》发布专题报道,深入解析当前国足选帅工作的战略方向与实施进展。

该报道指出:公告第二项明确报名资质与要求,共设七项核心条款,其中最具战略价值的是第二、第三及第七项。具体而言,第二项"具备国际足联/洲际足联主办国家队赛事决赛阶段执教经历,或欧洲/亚洲顶级联赛主教练履历"被认定为公告的核心技术标准。

针对"具备国际足联/洲际足联主办国家队赛事决赛阶段执教经历"的条款,符合资质的赛事包括世界杯、欧洲杯、美洲杯、亚洲杯、非洲杯五大赛事。剔除非洲籍教练后,本次选帅的核心目标群体锁定为率队参加过前四项赛事的教练员。该条件实质上限制了本土教练的报名资格,尽管高洪波符合2011年卡塔尔亚洲杯正赛的执教经历,但其再度执教的可能性极低。受"李铁事件"影响,本土教练对国足帅位普遍持谨慎态度,短期内或无人主动接任。

"或具备欧洲/亚洲顶级联赛执教经历"的条款构成次优选择方案,当核心条件无法满足时,该方向将成为重点考察对象。

第三项"原则上年龄60周岁以下,国籍不限,须全职履职"中,60岁年龄线构成关键技术门槛。该表述强调新帅需兼具丰富经验与充沛精力,60-64岁区间并非绝对排除,但明确排除上任主帅伊万科维奇(年近七旬)这类高龄候选人。

综合第二、第三项条件,筛选范围聚焦于:曾执教四大国际赛事、现处于赋闲状态、来自欧美地区、愿意来华执教且薪酬符合足协预期的教练员。目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极为有限,例如原韩国队主帅保罗·本托(硬件达标但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队接洽密切),52岁的卡纳瓦罗(主动报名但硬件不足)。鉴于足协暂无聘请亚洲籍名帅的计划,核心选帅范围实际较为狭窄。有分析认为,次优方案可能成为最终选择重点。

对于"具备较强沟通协调能力"的要求,实质是明确参选者需与中国足协管理层、球员及中方教练组建立有效沟通机制,独断专行者将被排除。需强调的是,该条款不涉及对执教自主权的干预。

第七项"深度掌握现代高水平赛事技战术特征、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势,坚持积极主动的比赛理念"的表述,兼具战略高度与实操价值,较之"熟悉亚洲足球"等泛化要求更具专业性。客观而言,欧美足球发达地区的教练员通常不会主动研究亚洲或中超联赛。

中国足协将与新帅签订长期基础合同,并根据阶段性带队成效决定后续合同执行,掌握教练员任免主动权。新帅需从2027年亚洲杯起证明执教能力,该赛事将成为检验其水平的核心标尺。

若在条件中增设"熟悉或擅长国家队体系建设"要求将更为完善。国家队执教与俱乐部执教存在本质差异:前者集训周期仅10天左右,若球员消极应对则缺乏有效制约手段;后者可通过长期合作(每年8-9个月)及引援调整优化阵容。因此,国家队体系建设能力成为关键要素。需指出的是,既往数任国足主帅的失利,不能完全归咎于执教能力。

中国足协于9月5日发布选帅公告,设置15天报名周期。计划利用10月6日至14日的国际足联比赛周期组织新一期集训及国际邀请赛,理论上需在9月21日至10月5日间确定主帅人选。

自3月中国队18强赛第七、八轮未获积分导致伊万科维奇帅位动摇以来,多家经纪机构持续向足协推荐教练人选,伊万下课后推荐量显著增加。过去一个月间,足协技术部门已完成首轮筛选,故设置15天报名期以扩大选材范围,这反映前期推荐人选未达预期标准。预计报名截止前将收到更多推荐资料。

从9月21日至10月6日的半个月周期内,完成人选确定、合同谈判、审批签约等流程难度极大。且足协协助选员后,新帅仍需预留备战时间,在如此紧迫时限内完成全部工作几乎不可能。若新国足战绩不佳,新帅将面临严峻舆论压力,因此原定10月的集训及热身赛大概率取消,该调整具有合理性。

相较于仓促选帅导致质疑,不如适当推迟新帅亮相时间,优先确保选帅工作质量,为新备战周期奠定良好基础。

相关资讯

热点资讯

热门比赛

今日共16场

比赛回放

热门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