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吴玮璇博士

:PublicDomainPictures from Pixabay

【此文章为2014年《博爱心旅》8月季刊邀稿】

前言

     “内在小孩”以及“防卫系统”是两门很玄的课题,因为即看不到也摸不着。即便有一些传统心理学理论(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,或伯恩的人际沟通分析学)的支撑,但缺乏科学研究的论证。比起现代主流心理学(如认知行为学)比较具体的理论,内在小孩及防卫系统更倾向于描述抽象的潜意识经验以及过程。因此,笔者尝试以本身的经历与读者们探讨所谓的“内在小孩”与“防卫系统”,以及它倆之间的关联。愿与读者们在自我认识、成长的旅程中共勉之。

     笔者在2005年完成心理学博士课程。其中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教课书是Alice Miller 的 “Prisoners of Childhood – Th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 and the Search for the True Self”。书中作者提到小孩(特别是情感敏锐的孩子)如何牺牲内心的自我需要,而去迎合父母的自我需要,成为大人们(包括社会)所期许的那个“好”孩子,“好”人,但却无形中与真正的自我隔绝了。读这一本书时,我只觉得内心很震撼。可惜,因为忙碌的大学生涯,过后也没再和自己跟进了。毕业后的几年,我开始忙工作、忙生活。然而,藉着生命里经历的一些挫折、失望以及哀恸,让我再次反思自己生命的旅程。

     2012年2月,我到新加坡的一间修道院经历30天的静修。有一次在祷告中等待着上帝的回应时,忽然脑中闪过一个画面:一个小女孩,满身是伤口,血迹斑斑地出现在我面前。我问小女孩谁这么残忍竟然这样地伤害你?小女孩看着我说,那人是你!我吓得目瞪口呆,随即眼泪奔涌而出,哭了好久好久……。在我的专业里,我是那帮助许多自残患者的治疗师。我没想到,原来自己的内心也一直扮演着一个自残者,不断地在伤害自己。看清楚自己的“真面目”后,反而可以更坦然地面对要医治我、爱我的上帝。藉着上帝医治的恩典,我感觉到累积在内心多时的伤口已经不再淌血了!

     2014年3月,在另一个静修会处理自己生命中的一些依恋及丧失,我的属灵导师视乎“看”到我那还在受伤的内在小孩,于是要我让这“小孩”说出内心的话。这是我有生以来,第一次感受到,除了我以外,有人竟然在乎我内里头的那个“小孩”!也因为如此,我开始认真地面对我的内在小孩,让它与我已故的父亲对话、与天上的阿爸父神对话……。不仅如此,我重拾阔别已久的画笔,尝试将我的内在小孩勾画出来。在绘画的过程中,我与小孩对话,你究竟长得什么样子?你的头发是如何的?眼睛呢?喜欢什么颜色?想要穿什么样的衣服?最后,我甚至问了小孩:“你想我叫你什么名字?”今天,这一幅画还挂在我睡房里的墙上,时时刻刻提醒我要关注内心深处这诚实的小孩,也让小孩随时提醒我,做回原本的自己。

     关于“内在小孩”与“防卫系统”,笔者将提出三个要点:

1. 内在小孩渴望得到认知

     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解释,防卫系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,用作保护自我,不至于受到内在或外在的冲击。另一方面,内在小孩乃是人在成长过程中,潜意识地建立及保留的儿时记忆,渐而演变成个人性格中的一部分。它的特点在于好玩、充满自发性以及创意。同时,它也具备了儿时未能处理的愤怒、伤痛以及恐惧感。虽然内在小孩是人正常经验里的一部分,但是很多时候会因为内在和外在的焦虑及压力,防卫系统会很自然地想要阻止内在小孩的出现。例(一),一个丧失了父母的小孩要赶快让自己长大,照顾弟妹们,因此小小年龄就必须压抑自我的内在小孩。例(二),一个公司的主管长时间负担起工作及家庭的重大责任,在疲累的身心灵里很难再去发掘自我的内在小孩。久而久之,我们就会习惯性的“忘了”自己内在小孩的存在!

     其实,内在小孩与一个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。曾经照顾过小孩的父母或大人肯定理解,即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关注时,他会用尽办法,甚至是无理取闹,或变本加厉地用激烈的行为来争取得到大人们的关注。因此,满足内在小孩渴望得到的认知是个非常重要的过程。但是因为有防卫系统的阻扰,人在平常时候比较难接触内心深处的小孩。能够真正突破防卫系统的情况有两种:(一)当人受到极大的心理压力及伤痛,而心灵变得特别脆弱时;或(二)当人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完全的被接纳,而心灵有足够的安全感时。关键是,当内在小孩浮现出来时,我们是否愿意诚实的面对它,而非即刻地否定它的存在呢?

2. 内在小孩需要被呵护

     很多时候我们的外在条件不允许我们将孩子气的那一面表现出来,因此大部分人会选择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儿时情感行为(如:嬉戏欢乐、好奇八卦、撒娇、耍脾气、软弱无助等)。有者也可能应用“反向作用”(Reaction Formation)把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严肃、埋头苦干、忍气吞声、或霸气强势,以便更强烈地将那蠢蠢欲动的内在小孩更深一层的埋藏起来。另一方面,我们的内在条件也未必容许自己面对内在小孩,特别是曾经在儿时经历过创伤的人,更会潜意识地监守着那曾经受创,而变得畏缩害怕的内在小孩。

     当内在和外在的焦虑愈加强烈时,防卫系统将必须更加强大,结果越少的能量可以给予内在小孩。因此,想要好好地面对内在小孩,我们需要先认真地去看待自己内在和外在的条件。这当中的功课包括学习在忙碌紧凑的生活里规划出自我照顾的时间、学习在宁静中与自己相处、学习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自己的内心等。关键在于,当面对内在小孩时,我们是否愿意花时间、精神去聆听它、了解它,而非忽视或嫌弃它呢?

3. 内在小孩可以变得更健康(平衡)

     跟普通小孩一样,内在小孩的表现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它。长时间的忽略或压制内在小孩将使它变得容易失控,做出破坏的行为(如过分嬉戏、不负责任、脾气暴躁、胡作非为等)。另一方面,当内在小孩感到畏惧、羞耻时,强迫与它对谈只会把它吓得更加要躲起来。再者,内在的焦虑也只会触发防卫系统的操作,增加个人的心理压力,而造成不能集中、容易犯错、失去效力等个人问题。

     想要让内在小孩更健康、更平衡地发展,我们必须辅助内在小孩真正的需要,包括给予它关爱、重视、肯定、安慰、以及管教。就如好孩子需要好父母一样,内在小孩也需要“内在父母”,即那有能力并且有耐心去“教养”内在孩子的自我状态。“内在父母”的责任就是适时地辅助内在小孩,让它能够学习平衡地表达以及克制自我需要。要建立良好的“内在父母”,唯有通过良好的学习对象及经验,如个人在原生家庭经验里的好父母角色,在宗教信仰里经历神的大爱恩典,在生活圈子里的导师或智者角色等。有“内在父母“的缓和,无形中也将减低防卫系统的操作,让人可以更自由自在地发挥自我。关键在于,我们是否愿意学习处理内在的张力,展现出更真实、完全的自己呢?

结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认识内在小孩是一个自我认知、自我成长的过程。从模糊的意识到真正了解、珍惜自己的内在小孩,笔者经历了超过十年的光景。感觉上好像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一样,但其实是失联已久的旧朋友。期望读者们也一同来认识自己的内在小孩,并且细心呵护它、帮助它,让自己活出更自由、更完全的生命!

     朋友们,你今天跟自己的内在小孩打过招呼了吗?

Published On: March 31st, 2019 / Categories: 文章分享 /